綠色工廠互動交流平台

  • …  
    立即加 LINE

    綠色工廠互動交流平台

    • …  
      立即加 LINE

      📉 歐盟氣候政策鬆手了嗎?2040減碳路線悄悄轉彎 🌍

      推遲政策時程、考慮國際碳權,氣候承諾進入現實壓力測試期 ....

      近期歐盟氣候政策出現重大轉折。歐盟執委會不僅 延後原訂於2025年第一季提出的「2040年氣候目標正式提案」,還傳出 考慮引入國際碳權(International Carbon Credits) 以協助實現目標。此舉不僅引發產業界與政治圈的高度關注,更讓國際社會重新審視歐盟「氣候領航者」的地位是否仍穩固。

      🔍 延後提案與政策轉向:兩大關鍵動態

      📌 1. 歐盟延後2040氣候目標提案時程
      原計畫2025年Q1公布的2040年氣候目標,因歐盟內部政治與經濟壓力,將延至更晚時間提出。歐盟執委會目前僅發布技術性分析文件,建議成員國考慮將2040年排放目標設定為比1990年水準減少 90%,但並未形成具體立法草案。

      📌 2. 研議導入國際碳權
      根據路透報導,歐盟正在考慮允許使用國際碳抵換額度(如CDM或VERRA)來達成部分排放減量目標。這在過去的歐洲氣候政策中極為罕見,也可能讓外部碳移除專案成為歐盟氣候目標的一部分。

      ⚖️ 政策調整背後的拉鋸與焦慮:產業、政界雙壓力浮現

      💬 歐盟內部部分政策制定者質疑90%減碳是否會對歐洲產業造成「去工業化」壓力,進一步削弱與美國、中國等國的競爭力。特別在汽車、鋼鐵、水泥等高碳產業,對「時間、成本、技術」的壓力已然升高。

      💬 能源成本高企與通膨背景下的政治氛圍轉向:法國、德國與波蘭等國部分政黨已提出對歐盟氣候政策「過快、過重」的批評,要求重新評估現階段氣候法規對經濟的影響,導致執委會不得不暫緩推動腳步。

      🌱 引入國際碳權,是務實還是退讓?

      🟡 支持者認為:使用國際碳權可 壓低邊際減碳成本、提升靈活性,讓部分歐盟企業得以透過支持他國碳移除專案(如保護熱帶雨林、甲烷捕集)來抵銷難以消除的剩餘排放。

      🔴 批評者則憂心:這可能開啟「虛假淨零」的大門,弱化對本地產業實質轉型的壓力,並引發監管與誠信問題,尤其在碳權品質與追蹤性仍具爭議的情況下。

      📌 這是一場「碳承諾 vs 經濟現實」的硬碰硬

      歐盟長期以來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制度制定者的角色,此次調整無疑是現實政治與經濟壓力的反映。但我們也必須留意:

      1️⃣ 短期內政策柔性不代表路徑目標已鬆動,反而反映出「過渡管理」能力的關鍵性。
      2️⃣ 企業應把握目前監管真空期,加速建置內部碳盤查、碳預算與SBTi減量策略,否則正式目標出爐後恐來不及應對。
      3️⃣ 若國際碳權被納入歐盟政策主體結構,將對台灣出口企業產生新的合規與揭露挑戰,如需說明使用碳權種類、額度與永續性來源。

      💬 小編有話說
      歐盟此次政策遞延與彈性討論,代表全球氣候行動正進入 「第二階段實戰期」——理想與現實開始交鋒。企業若還停留在「觀望」、「等政府明確規定才做」的心態,可能會錯過整體供應鏈轉型的黃金期。

      你準備好進入真正的氣候競爭賽道了嗎?🌍🏁

      📖 延伸閱讀:
      🔗 Reuters:EU to delay 2040 climate target proposal
      🔗 Reuters:EU considering international CO2 credits

      #歐盟氣候目標 #2040減碳 #國際碳權 #碳市場監理 #SBTi #CBAM #碳管理 #綠色工廠

      上一篇
      🎯 第三批碳盤查對象公布,服務業準備好了嗎?🏭
      下一篇
      🎯 信仰與永續同行:大甲媽遶境,環境部推動低碳生活新風潮! 🙏
       返回網站
      Cookie的使用
     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      全部接受
      設定
      全部拒絕
      Cookie 設定
      必要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      分析性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      偏好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      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