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工廠互動交流平台

  • …  
    立即加 LINE

    綠色工廠互動交流平台

    • …  
      立即加 LINE

      ♻️【歐盟開戰資源浪費】2030前循環率要翻倍,製造業老闆,你的產品回得去嗎?

      📣 不是環保口號,是市場生存條件!掌握「循環設計力」=搶先吃下永續訂單與金融資本

      歐盟《循環經濟法案》顯示歐洲(乃至全球)經濟體,正由「線性消費模式」邁向全面「循環經濟模式」。對企業而言,應積極調整產品設計、提升回收再生能力、導入創新材料科技,以及強化全價值鏈的碳和物料資訊管理。掌握趨勢者,將在新綠色供應鏈中搶得先機...

      政策背景:歐盟正式啟動《循環經濟法案》

      歐盟執委會於2025年推出《Circular Economy Act》,劍指2030年前將「循環材料使用率(Circular Material Use Rate, CMUR)從11.8%提升至22.4%」,翻倍進程要求每年提高 1.5 個百分點以上成長速率。這不只關乎環境,而是企業供應鏈結構的全面改寫。

      這場政策革命,傳遞出三大訊號:

      1. 單靠回收不夠看,產品設計階段就要閉環

      2. 「可拆解、可再利用、可回收」將成為進入市場的硬門檻

      3. 非循環設計,未來恐無法進入歐盟採購或大品牌供應鏈

      補充說明該法案的主要內容與法規重點

      • 倍增再生原料占比至2030年:目標在2030年前,使歐盟經濟活動再生原料使用占比倍增,帶動歐盟成為全球循環經濟領導者。

      • 廢棄物數位化管理:2024年5月起推動數位化廢棄物運輸系統(DIWASS),2026年5月21日起於歐盟會員國全面使用,提升資訊透明度、追溯性並防杜非法廢棄物流動。

      • 加強電子產品等產業規範:加速修訂《廢棄電機電子設備指令》(WEEE),聚焦回收率、產品設計的永續性以及生產者延伸責任制(EPR)的調和,確保重要原物料最大化回收再生。

      • 數位產品護照與產品生態設計:預計多個產業納入「數位產品護照」機制,更細緻要求材料成分、環境足跡公開,促使產品從設計源頭就考量可修復、可回收與再利用。

      • 強化關鍵原物料及能源安全:新法案將與《潔淨產業政綱》(Clean Industrial Deal)等政策串連,發展永續產業、減緩對關鍵原物料依賴,加強供應鏈韌性。

      對企業主的三大警訊與行動建議

      🚨

      警訊1:你的產品能被循環嗎?否則未來會被客戶拒收

      • 從一次性塑膠到電子設備,歐盟要求企業證明產品或包裝具備循環潛力。

      • 「可回收」不再是印個回收標誌而已,而是要有技術可拆、材料可重製、流程可追蹤。

      📌 行動建議:導入設計導向循環思維(Design for Circularity),從模組化、單一材料、無膠黏設計等切入。

      🚨

      警訊2:你掌握再生原料的來源了嗎?否則原物料風險將快速升高

      • 歐盟將建立「統一次級原料市場」,推升全球再生資源競爭。

      • 原物料新料成本未來會因碳邊境稅、開採法規、ESG金融條件不斷上升。

      📌 行動建議:盡早在公司的ERP系統,建立穩定再生材料供應鏈,並與國際品牌同步更新產品材質資訊與來源透明度。

      🚨

      警訊3:金融與採購正在導向循環表現優先

      • 歐盟與各會員國正強化永續金融規範,綠色融資、補助、採購將與循環率直接掛鉤。

      • 台灣出口企業若無循環揭露能力,恐將被排除於採購名單或被銀行風險評等調降。

      📌 行動建議:盤點公司主要產品生命週期、建置材料循環率報表,作為 ESG 年報與客戶溝通基礎。

      這不是歐盟的事,是你的未來市場與財報的事

      根據報導,歐盟將對五大產業啟動行動:

      1. 包裝業

      2. 電子電機製造業

      3. 汽車產業

      4. 紡織業

      5. 建築與建材

      未來,台灣出口導向企業(尤其是電子與零組件產業),若無法證明「可循環」、「再生料使用比例」或「延長產品壽命設計」能力,極可能失去市場與融資管道。

      結語:循環經濟早已不是CSR的選修課,而是企業競爭力的期中考題

      你要準備的不是「我有多綠」,而是:「我怎麼讓每顆螺絲都可以重用?」「我的產品能在歐盟通過新法案的門檻嗎?」

      若你是企業主,現在就該啟動內部「產品閉環盤點」,並拉攏設計、研發、業務與供應商一起進場,否則未來不只是碳有價,資源浪費也將有罰。

      📎 參考連結:ESG News | EU Circular Economy Act

      作者:Jay CC

      上一篇
      歐盟 CBAM 延後執行,台灣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?
      下一篇
      👥【年輕世代正在重塑企業競爭力】──從生活成本到氣候行動,企業主該看懂下一個世代市場的規則
       返回網站
      Cookie的使用
     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      全部接受
      設定
      全部拒絕
      Cookie 設定
      必要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      分析性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      偏好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      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