🧊 冷卻為什麼成為氣候關鍵?
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2025年6月發布《NDC Cooling Guide》,這是全球首份教各國如何將冷卻產業納入氣候承諾(NDC)的技術路徑圖,報告明言:「冷卻不只是能源使用問題,更關係到氣候正義、公共健康、糧食安全與能源轉型。」
📌 冷卻為何關鍵?歸納文章中的內容可以發現
1️⃣ 結構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
冷卻系統(如空調、冷藏)約占全球碳排放7%,如不控管,至2050年有可能倍增。指南指出,若全面推動高效設備、低GWP冷媒與被動式降溫設計,可減少多達60%排放,對實現《巴黎協定》1.5°C 控溫目標至關重要。
指南更進一步呼應《蒙特婁議定書Kigali修正案》,協助國家將淘汰高GWP冷媒與能源效率同步納入氣候承諾,是目前全球唯一涵蓋冷卻全產業鏈的減碳實務框架。
2️⃣ 強化氣候適應與公平性
冷卻不僅關係能源效率,更是氣候適應關鍵基礎設施。全球約有11億人無基本冷卻服務,特別集中於發展中國家與脆弱族群,在疫苗保存、糧食冷鏈與高溫健康風險下處於危機邊緣。
指南強調「公平普及」,特別提倡推廣被動式建築設計與自然通風系統,讓弱勢社群在不增加電力負擔下,也能提升抗熱韌性。
3️⃣ 促進國際協作與技術融合
指南鼓勵跨國資金、技術、政策協調合作,將冷卻納入氣候融資與技術援助架構。推動冷媒回收、能效標準國際整合,形成區域政策協同效益,是未來氣候外交的重要利基領域。
4️⃣ 支持MRV透明度與國家氣候治理能力
報告提供涵蓋盤查、減碳目標設定、政策設計、指標制定與成效分析的六步驟,協助各國建立完整冷卻部門MRV體系,加強NDC的可量測性、透明性與執行力。
🔧 如何將冷卻納入氣候政策?UNEP 提出6大步驟,大家可以參考..
1️⃣ 盤點資料:蒐集冷媒(如 HFCs)消耗量、冷卻用電、現行政策(如 NCAP)等資料
2️⃣ 建立基準線:推估冷卻部門排放基準,與國家NDC目標對應
3️⃣ 評估方案:檢視提升能效、替代冷媒、都市綠設計的政策選項
4️⃣ 選定措施:從冷氣最低能效標準(MEPS)、區域冷卻、都市綠網中選擇具體行動
5️⃣ 設計指標:納入MRV機制,評估冷卻對減碳與調適的效益
6️⃣ 追蹤進展:滾動檢視目標、成效與下一階段雄心
🌐 國際示範案例:誰已經成功將冷卻納入NDC?
奈及利亞 Nigeria
政策整合:全國冷卻行動計畫(NCAP)直接納入NDCs,設定具體減碳目標
推動措施:擴大高能效空調、淘汰高GWP冷媒、提升冷鏈覆蓋率,改善農糧與醫療體系
烏干達 Uganda
冷鏈聚焦:強化醫療與食品冷鏈,確保疫苗與糧食在極端高溫下品質穩定
國際協作:引進國際技術與標準,與多個組織合作推動低碳冷卻方案
葛瑞那達 Grenada
HFCs零排國家:全球首個實現HFCs「零排放」的小島開發中國家
全面行動:冷媒全面替換+能效提升+國際資金協力,成為小國氣候治理標竿
其他趨勢:
多個亞洲與非洲開發中國家正仿效推進,普遍聚焦:
將冷卻納入NDC政策結構
制定最低能效標準與冷媒管理規範
建立公平可及的冷卻服務覆蓋網絡
🧠 小編有話說:
在氣候治理邁向實踐深化的時代,「冷」不再是輔助角色,而是能源轉型、社會韌性與公平正義的交會點。
台灣若要接軌國際,應盡快:
將冷卻納入2050淨零路徑規劃
推動低GWP冷媒管理法制化
發展本土化冷鏈韌性評估工具
氣候政策若沒有納入冷卻系統,就像建築少了隔熱層,表面完整,卻無法真正守住內部的永續承諾。
📎 延伸閱讀:
👉 UNEP 原文報告《NDC Cooling Guide》
📢 #冷卻碳排 #UNEP指南 #氣候正義 #製造業ESG #NDC #都市熱島 #淨零轉型 #能源效率 #綠色冷鏈 #高GWP冷媒替代 #台灣氣候政策 #被動建築設計 #冷媒管理 #MRV機制 #綠建築